守初心、強黨性、全面啟動鄉村振興黨課講稿
時間:2022-11-04 13:49:11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守初心、強黨性、全面啟動鄉村振興黨課講稿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更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分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
縱觀中國的發展,沒有哪一個時期能有今天這樣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兩年前有一部反映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將祖國發展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從圓夢工程、科技創新、綠色中國等多角度展現了中國的大國風采。該片還記錄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在彰顯國家實力的同時,也體現了國人們不畏艱險、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美好情操,才得以締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
十八大以來的這八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八年,我國在各個領域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績,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生產總值增速穩居世界第一、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飛速發展等等。
xx年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成為一項革命性創舉。這項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工程項目把香港、澳門和珠海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作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之作,該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國外媒體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不僅代表了中國橋梁先進水平,更是中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進一步加速了“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
xx年12月26日,銀西高鐵通車,銀川至西安間最快旅行時間由11小時45分大幅壓縮至3小時4分。從慶陽站到西安北站縮短至一個半小時。xx年以前,中國還沒有一條可以稱為“高速”的鐵路,短短十幾年,隨著一列列翩若游龍的高鐵列車貼地飛行,中國已經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高鐵的運量優勢,產生了巨大的“人氣”和“匯聚效應”,加快了城市化進程。京滬高鐵、武廣高鐵、滬寧滬杭高鐵、京津城際鐵路等,共同構成了中國三大經濟圈之間以及經濟圈內部的高速循環系統。高鐵沿線出現的新城區新工業區,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版圖”。
中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些年對中國采取的經濟制裁,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從中興到華為,從Tiktok到微信,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企業采取的是一種趕盡殺絕的手段。這種極端敵視中企的做法,透露出的不只是美國企業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更多還是面對朝氣蓬勃競爭力十足的中國時,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底氣不足的現實窘境。“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盡管形勢嚴峻、外力強橫,但中國并沒有被嚇住,更沒有被壓倒,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保持定力、繼續開放,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堅定國際化合作共贏的戰略思路,走創新合作發展之路,在壓力和競爭中實現自我飛躍。
面對國家的騰飛,“三農”問題一直是全黨乃至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進一步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重要遵循。
鄉村振興,黨的領導是保障。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村黨支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建強農村基層黨支部,提升鄉鎮和村為農民和農業服務的能力。
建強農村基層戰斗堡壘,做好鄉村振興“領頭羊”。“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既要統籌規劃,更需攻堅拔寨。因此,要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推動黨員群眾創業致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發展優勢。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從抓實基層黨組織與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入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要充分做好村“兩委”換屆工作,將政治素質過硬、致富帶頭能力強的優秀人員選入村“兩委”班子中。要加大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力度,把每一個基層黨支部都建強建好,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要加大在優秀青年農民、返鄉人才中發展黨員的力度,不斷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優化黨員結構,吸引更多在外務工人員、退伍軍人回鄉發展。
堅持黨建助推脫貧攻堅,補齊鄉村振興“最短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必須將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確保將鄉村振興短板補齊,讓所有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充分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讓黨員行動起來、把貧困戶帶動起來,并結合“雙培雙帶”、農村黨員“冬訓”等工作,不斷提升黨員的創業帶富能力。
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點燃鄉村振興“加速器”。“產業旺不旺,就看組織強不強”。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振興路徑,充分發揮基層的“首創精神”,對于條件較好的村要率先振興,對于條件一般的村要積極創造條件振興,對于條件較差的村要采取幫扶等措施打牢振興基礎。要大力推行“支部+龍頭企業”、“支部+合作社”、“支部+電商”等發展模式,扶弱培優,鼓勵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抱團發展。要穩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讓更多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要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真正把農村勞動力變成鄉村振興事業的主力軍,為農村產業發展提供更大助益。
堅持黨建推動環境治理,打好鄉村振興“綠色牌”。“環境美不美,關鍵看口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更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對此,農村基層黨組織應責無旁貸,充分發揮組織功能,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科學制定村規民約,把農村道德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陣地功能,組織好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村民推進移風易俗、改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組織引導黨員在完成治理生活垃圾、廁所革命等重點任務中發揮帶頭帶動作用。要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好綠水青山和田園風光,留住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完善農村生活設施,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