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情況匯報
時間:2022-04-11 14:47:55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X街道轄區東起X路,西至X東路X村,南抵X北門,北達X,總面積約X平方公里。轄X個社區,總人口X萬,有X等重點稅源企業X個,有X等事業單位X個,是一個破產改制企業多、下崗職工多、困難群體多、規模企業少的“三多一少”街道。
近年來,X街道政協委員小組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探索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新形式,扎實開展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搭建“百姓家門口”的協商平臺,最大程度地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1、 委員工作室基本情況
X街道政協委員小組現有委員X人(X委員調離),其中連任委員X人,新任委員X人,女性委員X人。政協工作由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李新平分管,聯絡員有X名。
X年X月X日,為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X街道整合資源,投入X多萬元,改建成了面積X多平方米的“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出臺《關于建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的落實意見》《接待黨員群眾制度》《接待黨員群眾首問負責制度》《工作室聯絡員工作制度》等,先后接待選民X多次,解決了X社區文體設施不足、友誼小學增設減速帶等具體問題X余個,得到了群眾肯定。
二、工作室的做法與亮點
(一)“微平臺”擦亮專門協商機構“金牌子”
按照打造學習交流新載體、聯系群眾新紐帶、協商民主新路徑、團結聯誼新平臺的“四新”定位,探索富有時代特征、政協特點、金臺特色的基層協商新路子。
一是分類建設讓形式“活”起來。在保留“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的基礎上,按照“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搭臺、各方參與”的工作思路,強力推進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為委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提供固定場所和長期陣地。后期,我們還將打造在社區打造“委員之家”,為委員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提供支持。
二是科學謀劃將標準“樹”起來。堅持“統一部署、個性發展”的工作思路,制定出臺《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實施方案》,統一建設標準和要求,實現了有場所、有標識、有制度、有流程、有成果、有臺賬和工作室職責、年度計劃、工作流程、“微協商”制度、駐室委員信息上墻的“六有五上墻”。制定委員工作室履職工作規則,做到年初有計劃、活動有方案、實施有步驟、年終有總結、履職有效果。
(二)“微協商”書寫基層協商工作“大文章”
以委員工作室為抓手,探索開展“微協商”,委員通過“微建議、微監督”,解決群眾“微困難、微問題”,書寫了新時代基層政協“有事好商量”的金臺實踐。
一是實行協商常態化。堅持協商議事“專而深”的工作思路,深化協商精度,聚焦黨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開展常態化協商議事活動。委員工作室每月開展X次接待日活動,傾聽民聲,收集民意。每季度開展X次走訪調研,察民情、聚民智,做到靶向協商、精準建言,使“微協商”更加契合發展大局、更加貼近基層群眾。搭建委員工作室線上平臺,通過政協云打造“智慧政協”,建立集群眾留言、遠程協商、網上提案、社情民意于一體的智慧大數據平臺,開展線上線下聯動履職,讓委員工作室真正建在群眾家門口、居民手指尖,實現了履職不掉線、協商全天候。
二是探索方式多樣化。堅持協商過程“細而實”的工作原則,開展面對面協商、零距離溝通、跨界別聯動等形式多樣的協商議事,提升協商建言質量。做優牽線搭橋型協商,針對需要黨政部門介入的治理事務,通過政協搭臺,講政策、解困惑、找共識,促進黨政部門同基層群眾直接對話;
做精智力支持型協商,針對化解矛盾等專業性強的事務,通過嵌入基層協商,幫助基層破難題、尋根源、找辦法,做到協商于民,協商為民。做強公益活動型協商,針對助老扶殘等公益性強的治理事務,發動委員廣泛參與,推動黨派界別和企業委員愛心項目向村社嫁接,讓委員履職“接地氣”、基層協商“增底氣”。
三是推動成果實效化。堅持成果轉化“快而優”的工作要求,優化協商流程,建立征題環節群眾“點單”,選題環節委員“買單”,辦理環節協商“解單”,轉化環節跟進“查單”的“四單工作法”,構建了從征題、選題、調研到協商、轉化、評價的全流程閉環運行機制。
(三)“微實踐”彰顯委員履職盡責“新樣子”
委員工作室根據自身實際和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履職實踐活動,讓更多的群眾走進政協、參與協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是拓展黨建引領新路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委員工作室成立黨員學習小組,進一步拓展了黨建工作半徑,形成了黨員委員示范引領,廣大委員積極履職的工作格局。積極響應建設“書香政協”號召,搭建了學習交流平臺,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省、市、區政協會議精神,積極參與區政協“闖新路 破險阻 X怎么干大討論”活動,提升了委員政治意識。
二是暢通雙向發力新渠道。充分發揮委員和界別在智力、渠道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助推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X名委員走進群眾家中,深入田間地頭,與老百姓面對面交流溝通,X年來撰寫調研報告X篇,提出意見建議X條,報送社情民意X余篇,凝聚了思想共識,匯聚了發展合力。
三是打造社會治理新陣地。把委員工作室履職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廣大委員通過開展微實踐活動,助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和群眾的煩心事。第六屆政協委員胡明科向街道美好社區建設以及疫情防控捐款X萬余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鑒兄弟縣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著力把委員工作室建成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微講堂”、服務基層群眾的“連心橋”、實現履職作為的“新舞臺”,推動政協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奮力譜寫X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