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工作情況報告
時間:2022-03-30 15:39:25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X市人大常委會: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建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工作開展情況向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報告,請予審查。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政策機制保障。全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爭取政策支持,X三縣兩區全部納入中宣部等四部委聯合公布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X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保護修繕、X片區紅軍文化公園、X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建設等分別納入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和X省人民政府《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市委、市政府出臺了《X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市人大出臺了《X市紅軍文物保護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全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法治、制度體系。
(二)持續加強教育基地陣地建設。按照省委彭清華書記“把X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及周邊地區作為X革命根據地核心區、紅軍烈士紀念地、黨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目的地來規劃和打造”重要指示,投資X億元,對X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核心區實施整體提升工程。擬投資X億余元,實施X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暨X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新館、劉伯堅紀念館等愛教基地展陳提升工程。持續提升教育基地級別,X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南江縣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平昌縣英烈紀念園被評定為省級愛教基地,中共X省委黨校舊址、界牌紅軍烈士陵園、通江紅軍石刻標語群等X處紅色遺址遺跡被評定為市級愛教基地。
(三)持續加強教育基地功能發揮。深度挖掘革命文物價值和精神內涵,編撰出版《X蘇區宣傳工作研究》《紅四方面軍女紅軍故事》《X文脈》等紅色文獻資料和故事專著。不斷豐富主題教育內容,自黨史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先后舉辦《紅旗漫卷X》《永遠的女紅軍》等精品陳列展覽X余個,持續開展緬懷祭掃、入黨入團入隊儀式、“紅領巾講黨史”等線上、線下特色活動X余場次,X革命根據地博物館、X蘇區將帥碑林、X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等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打卡地。創新利用手段與展示方式,推出《X革命根據地斗爭史》《戰疫長歌》等VR全景數字館,《帶血的土地冊》《大擺火牛陣》紅軍故事AR、連環畫等2000余冊,進一步增強公眾體驗感和參與感。
(四)強化紅色資源保護。系統開展紅色資源普查,全面摸清紅色資源保存現狀和保護需求,編制了《X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計劃書》,儲備各類項目X個,概算資金X億元?!笆濉币詠?,全市共爭取紅色文物保護專項資金X億余元,實施了本體修繕、數字化、預防性保護、展示利用、三防工程等項目X個,極大地改善了紅色舊址遺址、紅軍石刻標語、館藏紅色文物保存狀況。加強紅色資源評估定級,X年以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等X處革命文物被公布為國、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X件館藏紅色文物被鑒定為珍貴文物。
(五)強化紅色資源利用。依托豐富資源,建成以革命文物為支撐的國家XA級旅游景區X個、革命類博物館、紀念館X個、紅色村史館X個、各類教育基地X余個。打造“X蘇區行?從心再出發”等紅色旅游精品線路X條、研學旅行線路X條,建設特色研學旅行基地、營地X個。今年以來,我們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黨史教育活動,立足X個全國愛教基地和全市紅色資源,按照“X+N”紅色文化教育總體布局,探索實施“基地+學院+黨?!比诤限k學模式,積極承接全國、全省各地黨員干部學習、研學活動,截止X月底,市紅色旅游接待游客X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X億元。
近年來,我市愛教基地建設和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時代發展和國、省布局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紅色場館功能發揮不足、紅色資源保護投入不夠、力量薄弱、專業人才匱乏、紅色文化挖掘、文旅融合不深等問題仍然制約著我市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水平的整體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搶抓國家政策紅利和黃金機遇,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打好這場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的持久戰、攻堅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教育基地建設。對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指標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展陳講解、社會效益、內部管理、科學研究等內容,力爭“十四五”期間新增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X個、省級X個、市級X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提檔升級,對X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新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X蘇區紀念館等實施全面布展和改展。抓好X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及周邊區域整體提升,推動X蘇區王坪國家XA級旅游景區創建,力爭X年創建成功。聚焦打造“中國研學旅游目的地”“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和“X渝研學旅行首選目的地”三個目標,將X蘇區紅色旅游系列景區(點)打造為紅色研學示范基地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加快X干部學院建設,推進市縣黨校資源整合,完成遷建工程,爭取建成全國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教育基地。
(二)加強紅色精神挖掘。依托X干部學院、X文化研究院等,大力引進培育一批紅色文化旅游規劃師、紅色文化研學指導師、紅色文化研究員等專業人才。圍繞X蘇區、解放戰爭、改革開放等主題及重大歷史事件和時間節點,系統開展百年黨史文物、文獻、檔案、史料調查、征集和研究工作,打造推出一批具有X特色的原創性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利用紅四方面軍入X周年契機,高規格舉辦X蘇區學術研討會,充分調動和發揮相關專家、學者和研究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編輯出版一批研究成果,擴大X蘇區影響力。建立革命文物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展示、緬懷紀念活動,推動革命文物展覽“七進”,擴大革命文化覆蓋面。創編紅色讀物,持續推動革命傳統教育進學校、課堂、教材,大力弘揚愛國主義教育精神。
(三)加強紅色資源保護。繼續實施X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加強對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苦草壩后勤中心革命舊址群、恩陽古鎮革命舊址群、X城區革命舊址群等文物核心傳承區和連片區的保護和利用。高標準推進X片區紅軍文化公園建設,編制《X片區革命文物保護管理利用總體規劃》《X片區?X紅軍文化公園建設規劃》,啟動南龕紅軍文化園、得漢城后勤基地保護展示利用等試點建設工作,形成“一廊、兩核、多點”的紅色文物保護利用格局,讓紅色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惠及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四)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制約教育基地、紅色景區功能發揮的斷頭路,貫通重要節點,強化機場、車站、景區、景點之間的銜接,加強與達州、廣元、漢中等X片區其他市州互聯互通的道路體系建設,形成內順外暢、安全便捷的紅色旅游交通大環線。發揮自然生態系統修復治理和水土流失、水防治污染項目作用,加強城鄉綜合治理,維護紅色資源歷史風貌。加強紅色教育基地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旅游廁所、咨詢服務、教學場地、餐飲、賓館酒店等設施,健全紅色旅游、紅色文化標準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