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座談發言材料
時間:2022-10-27 11:08:33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座談發言材料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大力實施節水行動,積極推廣綠寶碳普惠制。以下是達達文檔網分享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借鑒。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意義重大。全縣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方面取得突破,為美麗中國“*樣板”提供有益經驗和模式。
一、著力調整能源結構,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一是大力推進工業產業轉型升級。支持引導傳統產業節能和減排技術改造,鼓勵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促進能源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產業園區生態化發展,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審慎引進高耗能、高排放等“兩高”項目,按照關停取締一批、治理改造一批、加強監管一批的原則加強“小散亂污”企業排查治理。
二是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調整。有序推動高耗能、高排放等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能煤改氣、煤改電,降低煤炭資源直接消耗規模。積極推進中廣核*MW農(林)光互補發電項目建設,充分利用園區標準廠房屋頂、集中連片機關事業單位用房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
三是促進重點行業和企業節能減碳。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深入分析各重點領域、行業的碳達峰條件,研判我縣碳達峰的時間范圍,科學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明晰各重點領域、行業碳達峰具體任務,科學制定我縣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等領域綠色轉型路線圖、時間表、項目清單,加快構建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1+N”政策體系。
二、著力抓好污染防治,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一是切實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緊盯各類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問題整改,不折不扣落實整改,對照整改清單,逐一推進、逐項清理、逐一銷號,堅決把問題整改真正落實到位,堅決防止前緊后松。
二是加大力度治理環境污染。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強源頭管理。打好藍天保衛戰,完善大氣污染監測體系,加強“四塵”“三煙”“三氣”防治,確??h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以上。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城鄉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打好凈土保衛戰,持續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健全城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無害化收運、處理體系,提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
三是穩步推進重點領域生態修復行動。認真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統等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完善河長制標準化體系,加快林長制信息化規范化平臺建設,打造河長制、林長制升級版。深入開展國土綠化、森林質量提升行動,新增人工造林*畝,完成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萬畝。加強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大環境執法和行政處罰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典型的人和事嚴肅查處、公開曝光、追責問責,形成真抓真管、嚴抓嚴管的高壓態勢。
三、著力開展綠色創新,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一是加快創新綠色金融。充分挖掘生態產品的金融屬性和功能,加快構建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綠色債券、生態基金、生態保險等綠色金融服務體系,以生態資源撬動金融資源,引導金融“活水”更精準地流向生態項目。加大生態資產產權和生態產品收益權的抵押、質押融資力度,重點推廣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及傳統村落(古建筑)、水權等方面融資抵押質押。
二是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繼續完善生態資產交易機制,優化交易流程,用好生態資產交易平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體系,根據上級統一安排部署,組織開展全縣GEP核算工作,探索生態產品評估、抵押、轉化路徑,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有效轉化。
三是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依托優質生態環境,按照“生態+產業”的理念,大力發展中草藥、香榧、胭脂柚、白茶、有機稻等特色生態種植,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重點圍繞我縣研學之旅、鄉村休閑之旅線路,推動生態與康養旅游深度融合;打造xx山水、*國家森林公園等以綠色為代表的風景區。推動古村古建活化利用,將“好生態”轉化為“好產品”“好體驗”“好品牌”。
四、著力推廣低碳生活,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一是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大力實施節水行動,積極推廣綠寶碳普惠制。持續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綠色商場、綠色建筑等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大節能和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力度,使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生活各個角落。積極創建全省綠色低碳示范縣。
二是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深入挖掘生態文化,持續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月、節能降碳宣傳周、世界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大力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積極在各級新聞媒體刊載*在生態保護與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亮點,推動成功經驗和模式在全國、全省、全市復制推廣。
下一步,*縣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將講話精神,聚焦聚力“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將求,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加快建設“四區四宜”新*做出更大貢獻。